繼前文 漫步台北市舊街區,當天最後來到了為於寧夏路的「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」(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北北警署)。位於館內二樓的特展內容,是引領我們追溯百年前的台灣小學教育歷史,並還原部分當時日本「同化」的兒童教育實況 ,稱之為 小太陽養成計畫。
日治時代的深遠影響力
毫無疑問,日治時代的影響力至今仍影響著老一輩的台灣人,特別是受過日本教育的長輩們。整個日本殖民期大約從 1895 年到 1945 年,長達五十年之久。由於早期日本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,日本政府無法藉由民間來台從事大規模開發,所以統治初期完全由「台灣總督府」來主導。強硬、粗糙的統治手段造成強烈的衝突對立,於是日本也開始思考修正統治方式,希望轉以柔性手段來消弭民族觀的衝突,轉而有了「皇民化運動」的前身 - 內地延長主義。除了持續加強地方建設,更有計劃地透過義務教育來深植思想。畢竟在日治時期,努力讀書仍舊是一種可以翻身的方式,教育因此演變成日本人和台灣人都不謀而合的認同。
▲ 日治時期的影響力依然烙印在台灣 |
▲ 自古以來,讀書始終是翻轉身份的最佳解答 |
百年前的台灣小學生美術課
展出內容有很多關於「同化教育」的內容,我們就不在這邊多作著墨了,有興趣深入瞭解的朋友,務必安排時間去現場逛逛。暫時擺脫日治時代的歷史枷鎖,一起來聚焦在小學生的「美術課」課程安排上吧!體驗過當代義務教育,也經歷過最原型的「淘汰制」考試升學制度,本人對美術課、音樂課有種莫名的疏離感,只記得這些課都被挪用為主科老師加強學業之用。當時的美術、音樂老師應該都過得很開心,可憐的是那些被聯考綁定的孩子們 (我是其中一位)。
▲ 小學生美術課也是「同化教育」中的重要一環 |
就當我在回憶過去美術課都在上些什麼的同時,卻極度驚訝一百年前的美術課居然能這麼不小學生,當時的上課內容完整且務實,對於啟發小朋友美學養成有極大的幫助。(不過,老師的教學態度更重要)
日治時期的 小學生美術課,從三年級到六年級共為期四年,內容大概包含了臨畫、寫生、幾何圖案及略畫,當中也包含了美學觀察及顏色概念。接下來搭配展覽圖說,來分享不同年級會學到的內容,及學習影響:
小學三年級的美術課學習重點:
課程內容中透過旗幟近大遠小的變化,讓小朋友們能瞭解很重要的「透視概念」,並引導他們觀察物體的關聯性。介紹如何善用「幾何圖形」來做物件組合,或利用輕鬆的筆畫來勾勒出生活中的靜物或動物,讓小朋友們可以從中獲得畫圖的樂趣及成就感。▲ 訓練小朋友們基礎的觀察 (透視) 及組合能力 (幾何形狀) |
小學四年級的美術課學習重點:
持續加強了三年級所學到的幾何形狀組合、透視概念,將這些技巧做出更擬真的應用,另外也開始教小朋友臨摹鴿子、魚這兩樣動物,讓他們能勾勒出更多細節。▲ 繼續加強先前學到的基礎,做出更多擬真應用 |
▲ 鴿子和魚,是四年級小朋友臨摹的對象 |
小學五年級的美術課學習重點:
小朋友們開始學習「對稱」的結構,思考如何讓形狀組合的表現得更協調,示範內容中加入了許多日式風格的元素,慢慢將文化、思想植入在美術教育中。另外,小朋友也被教導如何詮釋圖畫中的「光影表現」,讓持續進化的觀察能力也能在這裡派上用場。除此之外,「色彩應用」同步在這個階段被導入,讓小朋友能慢慢瞭解鄰近色、對比色、調色的觀念,為畫作注入更多生命及協調感。
▲ 對稱結構和光影表現,開始運用在設計及畫作中 |
▲ 學會色彩應用,才能為畫作注入更多生命及協調感 |
小學六年級的美術課學習重點:
進入小學的尾聲,也是邁入美術教育的第四個年頭,自然會把重點目標放在綜合實務應用上,並集合了色彩應用、形狀搭配、取景寫生等項。此時,小朋友們差不多有了基本的美學養成,這對於開發他們畫作、紡織、工藝的潛力都有極佳的幫助,即便志向不在於此,養成洞悉『美』的觀察能力也是一項很有價值的人生開發。
▲ 在小學的尾聲,重點目標轉放在綜合實務應用上 |
延伸閱讀:
【大叔生活】來台北當代藝術館,還有什麼有趣的?
【大叔生活】來台北當代藝術館,更新一下你的藝術敏銳度!
【大叔生活】龍山文創基地,台北市的文創新態度
【大叔生活】重返大稻埕,窺探百年前日本小學生美學培養
【大叔生活】重返大稻埕,漫步台北市舊街區
【大叔生活】2019 六天五夜的環島小筆記
【大叔生活】居家生活大改造 (feat. IKEA & Nitori)
【攝影器材】輕巧入手 --- Canon EOS RP 長期使用心得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內容,歡迎關注『布蘭特大叔』
部落格:https://bit.ly/UB-WebSite
FB 專頁:https://bit.ly/UB-FB
YouTube 頻道:https://bit.ly/UB-YouTube
0 留言
歡迎留言,大叔會盡快回覆您喔!
Emoji只是有時候垃圾留言較多,偶爾會開啟審核過濾。
只要確認有送出,大叔都會看得到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