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的英文為 All roads lead to Rome,它象徵著過去羅馬帝國的輝煌,但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道路等級呢?這次帶大家來認識一下 2000 年前的軍事公路,和現今柏油路面的工藝程度有什麼差別。
羅馬帝國的軍事公路
在羅馬帝國頂盛時期,共有超過 29 條大型軍事公路,以首都羅馬為中心「放射狀」向外擴散,銜接上帝國內的 113 個省份及 372 條幹道。這些條條大路總長超過 40 萬公里,其中更有 8 萬 5 百公里的道路會鋪上石頭,以下是 2000 年前高規格道路的施工方法。
1 - 基層 (Statumen)
基層是鋪在壓實地基土之上的一層,由粗大的不規則石塊組成。排水可透過石板之間的空隙流出。這層厚度約為 25 至 60 公分,由沙子和礫石構成。2 - 墊層 (Rudus)
第二層是墊層,約 20 公分厚,由直徑約 5 公分的碎石和水泥混合而成。3 - 核心層 (Nucleus)
第三層是核心層,這是一層混凝土,由礫石、水泥和沙子製成,厚度約為 30 公分。4 - 表層 (Summum Dorsum)
最後一層是表層,由厚約 15 公分的大型石塊構成。但更常見的是,工人會根據可用材料,使用細沙、礫石或泥土作為表層。這層必須同時具備柔韌性和耐久性。▲ 羅馬帝國為「軍事公路」的耐用度下足了功夫 |
現代都會的柏油路
時間來到近代,人們更加注重道路品質,讓道路工法持續進化。西元 1800 年,法國人開始將「瀝青」運用在屋頂上,藉此達到防塵、防水的效果。後來又將瀝青的優點運用在道路上,讓道路雨天不再泥濘,晴天也不再塵土飛揚。
西元 1816 年,蘇格蘭人約翰·馬克當 (John MacAdam) 開始把不同碎石均勻分布在路面,藉此來增加道路的耐用度。稍晚又有人將這種路面再強化,澆注上柏油 (Tar) 讓路面變得耐用、防塵、防水。
西元 1901 年,比利時化學家愛德華·戴斯梅特 (Édouard J. de Smedt) 開發出瀝青混凝土 (Asphalt Concrete),讓道路施工變得更高效且耐用,為現代道路奠定了基礎。
![]() |
▲ 為了加強碎石道路的耐用度,會在它的上方澆注柏油 |
柏油的來源是煤或煤焦油,本身就是致癌物質,德國從 1984 年起便禁止在道路工程中使用柏油,並將其在列為《危險材料 551》的技術規範。
現在鋪設道路都已從柏油改用瀝青,但柏油路仍是大家改不過來的慣稱。現在的施工材料除了瀝青、碎石以外,還會依需求加入氧化渣、骨材、石粉填料、結合劑、改性劑、添加劑等。
![]() |
▲ 柏油是致癌物質,已經被禁止作為施工材料 |
鋪設現代道路所需的工具,包含:平路機、挖土機、震動碾壓機、卡車、刮路機、瀝青灑播機、舖裝機、壓力潑油車等。
工法部分又區分為:「施工前準備」、「碎石級配舖設」、「瀝青混凝土厚度控制」、「黏層或透層澆舖」、「瀝青混凝土舖設」等五大步驟。
![]() |
▲ 想要達到最佳品道路品質,每個工序都是關鍵 |
延伸閱讀:
【生活分享】條條大路通羅馬,來看古代與現代的道路差異!
【生活分享】投資護國神山台積電,還要來點生產設備的冷知識!
【生活分享】長時間通勤讓生活壓力多 8 倍,更會影響好「薪」情!
【生活分享】台灣的現在進行式,少子化、高齡化、中產階級萎縮!
【生活分享】全球超商霸權生變,Circle K 準備收購 7-Eleven 成為超商霸主!
【生活分享】外媒進行問答盲測,評選出最佳 AI 聊天機器人!
【生活分享】買冷氣到底省不省電,直接比較 CSPF 數值立分高下!
【生活分享】預防身上出現狐臭、異味,醫生建議從日常習慣及飲食著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內容,歡迎關注『布蘭特大叔』
部落格:https://bit.ly/UB-WebSite
FB 專頁:https://bit.ly/UB-FB
YouTube 頻道:https://bit.ly/UB-YouTube
0 留言
歡迎留言,大叔會盡快回覆您喔!
Emoji只是有時候垃圾留言較多,偶爾會開啟審核過濾。
只要確認有送出,大叔都會看得到留言。